商哲智校

全国人大代表李静谈教育产业发展:支持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发表时间:2025-03-06 11:34

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待遇保障。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从事高中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30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襄阳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李静始终关注教育领域热点焦点、难点痛点问题,并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今年两会,李静代表提出建议:加强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师生信息素养,通过“云校三师课堂”助力县域高中质量提升。

2024年,在李静的倡导下,襄阳四中创办智慧云校,通过“三师课堂”的建设和实施,收到了较好的帮扶成效。远程学校(如县域高中)接入智慧云校后,能同步享受襄阳四中的优质教学资源,涵盖课堂、教研、作业等各方面。教师、教辅和测评全程在线协作。

李静。图/湖北日报

李静告诉九派新闻,2025年是开启教育数字化战略新的三年行动起始之年,通过教育数字化行动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经之路。

而在此背景下,李静代表也敏锐地指出,在如今这场产业革命带来的教育变革中,师生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已经跟不上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襄阳四中云校的实践经验也让她进一步了解到,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必须继续加强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她表示,自己十几年的教育帮扶实践证明,单一的“你来我往”传统教育帮扶方式耗时费力、效果不好。而当前阻碍云校高质量运行、高成效呈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学校领导和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二是当高品质资源集约化输出带来的爆炸式增长后,面临着瓶颈式发展的难题是对双方师生要求更高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欠缺。

在李静看来,“输出端教师”如何更好地教和研,提供更高水准的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接受端老师”如何更好地育和辅,做到一生一策、个性化学习和辅导;“学习官老师”如何更好地管和学,对双端教师的管理、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以及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处理等都是目前需要面临的考验。

对此,她建议,加快转变中小学书记、校长和广大教师教育理念,满腔热忱地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加快教师身份转型、加快育人方式的迭代改变,积极更新人才标准,提升适应信息技术时代要求的各种素养。

九派新闻记者 董自能 北京报道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经开智慧岛科创园2号楼405
商务电话:16698735555
运营中心:河南省开封市通许高新区金达写字楼509
智校官网:www.iszzx.com
投资我们
商务合作
sz@henanszkj.com
sz@henanszkj.com
微信公众号